▲ 位于中山路的老字号黄则和总店前顾客经常排起长龙。
▶ 大同路上“老字号”招牌随处可见,但事实上,多数并未经过相关部门的认定。
中华老字号、厦门老字号,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这样的招牌并不少见,而到底谁是正宗的“老字号”,谁又是浑水摸鱼的“李鬼”,常常让消费者感到无奈与困惑。
根据《厦门老字号企业发展状况报告》,通过问卷调查,厦门90%以上的老字号企业遭遇过被“山寨”的困局,老字号市场的“鱼龙混杂”,不仅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损害,也直接影响着厦门旅游市场的发展。
“山寨的‘老字号’只要挂个牌就能从中得利,这对真正的‘老字号’来说太不公平了。”对于不少正宗的“老字号”品牌来说,自己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,方才形成独到和成熟的工艺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信誉,但山寨的出现,让他们有苦难言。
“我们正在酝酿建设包括三个老字号旅游商品展销区和一条‘老字号一条街’在内的老字号产品集中营销区。”厦门老字号协会秘书长杨毅介绍说。目前,他们已与协会三家企业达成了一致,计划在五缘湾七宝斋、惠和石文化园、湖里鹭发餐饮设立厦门老字号旅游商品展销区,通过企业提供场地,协会牵头并设立专门物业公司管理的模式,为厦门老字号旅游产品的“一站式”展示和销售打造全新的平台。
而对于此前早已热议的“厦门老字号一条街”的设想,杨毅也透露说,协会正在与闽南古镇等几个地点探讨选址老字号一条街,如果顺利推进的话,不久后厦门老字号也能有自己的特色街了,既为厦门增添一个新的旅游集散地,也将为来厦旅游者提供短时、集中的“文化快餐”。
业内人士介绍,像杭州、天津、南京等城市,都已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老字号一条街,通过这种方式“抱团取暖”,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保障的老字号产品,更好地对当地的老字号进行了保护,同时,也能形成厦门老字号的整体品牌影响力,助力老字号文化的传承。
“把产品优、服务好的老字号商家集中起来进行经营,能整体推销我们厦门老字号的一些产品,向游客介绍厦门老字号的一些品牌,同时也是介绍厦门的城市文化,特别是厦门企业的诚信。”厦门市人大常委、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如是说。
福建日报:http://fjrb.fjsen.com/fjrb/html/2015-02/03/content_807422.htm?div=-1